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运营推广
网站优化这些误区一定要避免 百害而无一利
发布时间:2025-04-05 19:01:58编辑:人人皆知网浏览(95)
建议采取果断措施,尽快调整电价和成品油价格,增加有效供给,抑制不合理需求,防范"油荒"和"电荒"局面发生,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
中国现在已经从中等收入阶段人均GDP3000到4000美元的低位,走到了世界银行可比口径的中等收入经济体上半区,2019年人均国民收入(与人均GDP差不太多),中国已是1万美元左右。第三,存量和增量视角。
但从未来看,如果不能把现在最全的产业链在中国本土上往高端去提升,就会面临两面夹击:先进发达经济体的技术水平明显高于中国,而技术水平低于中国的发展中经济体,其低廉劳动成本相对优势又明显形成了一个必然的竞争和制约。国际经验表明,工业化的后期应是城镇化水平已经接近高速发展完结的阶段,但中国不是这样——现在无欠账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略超出44%,而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虽然已经超出60%,但其欠账可观,可供参考的价值其实有限,因为其中有2亿多农民工已经在城市区域生活、工作,早已经脱开农村的农业,其中不少人已经这样长达一、二十年,但是户籍还在农村,城镇化推进过程还不足以使他们享受跟其他市民一样的待遇,未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在结构优化方面,仍然需要坚定不移地追求以优化结构为主线的高质量发展。在顺序上,首先是向关键大型企业、重点企业倾斜。图3 制造业PMI指数 4、进出口。
以后进出口的情况,估计会在风云变幻中有一些起起伏伏。特别是现在,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已经扩大到科技、外交方面,甚至会不会有其他更为严重情况的出现,都是未定之数,其会怎样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速,现在也有巨大的不确定性。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建立执法保证体系,做到严格执法,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逐步进入法制化轨道。
三是以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为重点,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再上新台阶,为新型工业化奠定坚实的基础。2010年我国能源总需求量将超过20亿吨标准煤,2020年可能超过30亿吨标准煤,石油消费的对外依存度2010年将超过50%,2020年可能超过65%,对能源的可供量、承载能力以及国家能源安全提出了严重挑战。以发展高新技术为基础,开发和建立包括环境工程技术、废物资源化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在内的"绿色技术"体系。三、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情况如何?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是近几年的事,尽管时间较短,但成绩突出。
绿色消费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2010年,我国铁矿石、铝的对外依存度将分别达到62%、64%,2020年将分别达到71%、71%。
通过采用和推广无害或低害新工艺、新技术,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现投入少、产出高、污染低,尽可能把污染排放和环境损害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如《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意见》,依法促进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等。目前,应重点开展环境污染和生态损失及环境保护效益计量方法和技术的研究工作,并进行统计和核算试点。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1.52亩,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5%。
五是加快发展环保产业和促进绿色消费等。未来半个世纪,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受到了全国上下的广泛重视。使企业经过几年努力,其清洁生产主要指标要达到国内同行业的领先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污染物达到或接近"零"排放,为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这种矛盾状况在我国尤为突出。四是引进国外节约资源新机制,促进全社会节约资源新机制的形成和发展。
全国建立了10个生态工业园区。应当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
有5000多家企业通过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几百种产品获得了环境标志。三是研究制定适应新形势的政策体系,包括财政、税收、金融、投资、技术等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技术政策。一是用足用好国家对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充分发挥优惠政策的鼓励、引导和扶持作用。这些园区都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组织生产,使上游企业的"废料"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材料,尽可能减少污染排放,争取做到"零排放"。二是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和发展绿色产品。在开展创建活动中,要特别注重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的创新,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总结一句话,面对经济增长与资源严重不足、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尖锐矛盾,以循环经济理念统筹我国经济发展全局是我们的必然选择。一是要大力发动各行各业的科学研究部门把"循环经济"如何与实践结合的问题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通过研究要提出本行业产品的产生过程如何实现"循环经济"的具体措施,并能结合实践情况总结经验,制定出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当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工作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循环经济理念还不够深入人心。特别是许多部门和地方政府对发展循环经济的紧迫性还认识不够,没有把发展循环经济纳入工作日程,在发展理念上仍然追求高耗低效增长模式。
天然气储量只及世界人均水平的4%近年来,我国能源需求高速增长,需求弹性系数持续大于1,导致电力供给短缺,2003年,全国21个省、区、市拉闸限电,给人民生活、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煤炭可采储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2。
二是推行清洁生产,在广大企业中大力开展节能、节水、节约生产物料。近年来能源消费大幅提高的态势,非常明显地反映了这一趋势。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主要有五点。一是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二是加强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的制订工作。这里给大家报一组数据。
循环经济则相反,具有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率和高循环率(所谓"两低两高")特征,让所有物质在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持久地利用,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在经济核算体系中,要改变过去重经济指标、忽视环境效益的评价方法,开展绿色经济核算,并纳入国家统计体系和干部考核体系。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经济形态。一句话,循环经济主张在生产和消费中,以最小成本追求最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
在广西贵糖、南海环保、包头铝业、新疆石河子、山东鲁北化工等企业进行了循环生产试点。二是组织重大示范项目。二是以推行清洁生产和发展环保产业为重点,促进工业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转变。一是合理布局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经济结构向节约型发展。
我国对资源综合利用的价格、税收、财政等激励政策,或者操作性不强,或者难以落实到企业头上。五是缺乏技术支撑体系。
按照中央提出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要求,把节约资源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实施节约资源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广泛动员全国人民,形成节约资源的自觉行动。我国人均淡水资源量只有2200立方米,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4。
21世纪中叶我国人口达到16亿峰值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将减少到1750立方米2019年,我国人均服务业消费支出接近1万元,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5.9%。